“青年大學習”交投公開課
交投青年“帶你走一線”
親臨生產建設現場
普及行業知識
展示崗位風采
推動業務大學習
傳播企業形象
14條高速公路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BLT項目;
“全省高速公路聯網收費軟件系統”的升級;
“貨車ETC發行系統建設及推廣”……
一項接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智能”戰役,對河北交投智能交通公司是前所未有的考驗,他們在大戰大考中忘我付出、血性擔當,為高速公路收費模式變革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本期青春主播——河北交投智能交通公司研發主管梁澤龍帶大家探秘ETC門架安裝、高速公路聯網收費軟件系統升級,去體味智能研發團隊大戰大考背后的苦與樂。

1. ETC門架施工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什么技術得到了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的肯定和稱贊?微創
微創新—導向桿螺柱新——導向桿螺柱
一個小小的導向桿螺柱卻發揮了大作用,得到了交通運輸部李小鵬部長的認可與好評。
在ETC門架施工的關鍵時期,施工人員發現對門架左右兩邊支架連接螺柱的相對位置尺寸精度要求較高,而由于門架施工現場受車道上車輛影響,基礎測量精度偏差較大,造成門架上用于固定左右支架的螺栓孔的相對位置尺寸偏差較大,給門架現場拼裝帶來了一定困難。

為了保障精確安裝,智能交通公司研發團隊經過現場勘察、調研設計,通宵達旦設計、畫圖、試驗,成功研發出了導向桿螺柱。
就是這么一個小小的創新,讓整個拼裝作業時間由原來的一個多小時縮短到了十幾分鐘,節約了60%的吊裝時間,在2019年8月10日到9月25日,短短45天時間里完成了全部304個ETC門架的安裝,為整體項目進度贏得了時間。
微創新—手持信號檢測設備
在ETC系統的建設與維護中,RSU微波讀寫天線的調試是其重要環節之一,信號強度和覆蓋范圍直接影響到ETC系統開通后對OBU標識扣費的成功率及用戶的體驗,而信號強度檢測需要通過專用檢測設備,傳統檢測設備價格貴、體積重,對測試環境和操作人員技術要求高,不適用于室外操作。

智能公司研發團隊及時調整研發方向,積極進行技術探索,研發手持式5.8G信號檢測儀。這款設備集測量和顯示為一體,低功耗手持終端,不僅攜帶方便、操作簡單,而且適用于全天候的工作環境,降低了安裝調試費用,縮短了施工工期,創造了經濟效益。

- 集團十佳先進團隊 -
河北交投智能交通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信息中心
2.全國收費系統并網,河北高速公路收費軟件升級的背后,是智能研發團隊的夙興夜寐、艱苦打拼、忘我的付出。
在ETC門架系統安裝調試和高速公路收費軟件升級過程中,面對緊迫的時間節點和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各路疑難雜癥,智能公司研發團隊頂住壓力、協同作戰,不分晝夜、輪班交替,24小時升級測試工作不停。智能公司8樓樓道走廊墻上電源排線穿過的痕跡,是當時三十余位工程師樓道辦公、連續作戰、艱苦付出的印證。
他們組織技術力量對軟件系統升級5遍,總體工作量達到18000車道,2000個收費站,最終在2019年12月31日完成全部門架系統和收費軟件系統的聯調聯試,保證了2020年1月1日收費系統順利切換。
青年大學習
交投青年“帶你去一線”
歡迎持續關注
后期播出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