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方方正正,內部簡陋,1930年12月底從敵人處繳獲時因為泄憤還被砸壞了“嘴巴”,只剩下“耳朵”。當輕輕打開它的開關,沒人知道下一秒會截聽到什么重要情報,它就是紅軍的第一部“半部電臺”。

對紅軍來說這“半部電臺”極其珍貴。以前由于沒有及時獲取消息許多戰士為此付出生命;不久后敵人向中央蘇區發動第二次“圍剿”,王諍靠著修復過的電臺聽到了敵軍的行動方案,經過周密部署,捷報頻頻傳來,電臺立下了汗馬功勞。在蘇區軍民歡慶勝利的大會上,毛澤東把年輕的王諍請上了主席臺,高興地說:“我們工農紅軍也有了千里眼、順風耳,這是克敵制勝的一大法寶!”
王諍將軍一生開拓進取,依靠“半部電臺”白手起家組建了紅軍無線電通信隊,為革命戰爭期間的通信聯絡提供了重要保障;擔任通信聯絡局局長長達16年,為我軍的無線電通信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新中國成立后又致力電子對抗事業與電子工業的建設,為新中國的現代化通信事業建設作出了極大貢獻。他的一生不負黨和人民賦予他的使命擔當,也生動詮釋了那個時代“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钡男蜗?。
“而今邁步從頭越”,在新時代的偉大事業中,王諍將軍與“半部電臺”的故事更是時時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作為交投人更應大力發揚“三?!本?,聚焦到改善機制、堅持高速公路運營與路衍產業的“雙輪驅動”上來,充分激發創新創業熱情,以全新狀態、嶄新姿態奮戰“二次蛻變”工作目標、奮力推進“十四五”戰略規劃開好局、起好步,滿懷信心加快推進交通強國河北篇章建設,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